自卑從哪里來? 看到某篇文章有讀者留言: 不管周圍的環(huán)境如何肯定我,對自我的肯定總是很脆弱,容易動搖甚至崩塌; 而有些在世俗定義中不那么好的人卻能無比自信。 自信是與生俱來的嗎?可能我沒這個運氣擁有了。 這段話恰好讓我想起前幾天小編拋給我的問題:孩子的自卑是天生的嗎? 其實在思考回答之前,首先讓我想到的是,這兩個問題是如何產(chǎn)生的?即,人們?yōu)槭裁磿炎孕?、自卑與天生聯(lián)系起來? 答案是,它們難以撼動的“穩(wěn)定性”,使我們不得不懷疑,一個人的自信或自卑是出自老天之手。就像開篇提到的那樣:憑誰說我好或不好,死活我都不信。 人格中越穩(wěn)定的部分,越形成于早期。 如果嬰兒從出生開始,母親的功能相對完整,能夠在絕大多數(shù)時間里給予看見和回應,就將為孩子日后自尊自信的發(fā)展,奠定良好的基礎。 相反,在成長過程中,父母不斷以各種方式告訴孩子“你不行”,就會養(yǎng)成一個被自卑折磨的孩子,這些孩子的內(nèi)心獨白通常是:“我覺得我不行”。 比如忽視、否定、打壓、過度包辦等,都可能讓孩子產(chǎn)生不配得感以及無價值感。 所以,從客體關系角度來看,自信和自卑并不是天生的,而是孩子通過從養(yǎng)育者那里得到的態(tài)度反饋形成的。 一位大二的女生,自認為從小就自卑,不愛講話,可在同學眼里她很清高,目中無人,這讓她覺得很冤枉。 媽媽經(jīng)常對她說:“你就是一顆小樹,我們做家長的責任是隨時修剪你旁逸斜出的小枝,才能保證你長得直”。 對于她的能力和優(yōu)點,從來只字不提;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只木偶,提線永遠掌握在父母手里。 她不喜歡交往,因為不相信自己能給同學帶來有價值的東西,同時也是為了防止讓別人看到她的不好而“修剪”她。 不打也不罵 孩子怎么還自卑了呢? 很多孩子身上的自卑,并不來源于養(yǎng)育者的直接攻擊,而是一些心理上的忽視和不被共情。 這將在不同程度上導致孩子的自戀受損,結(jié)果是要么回避社交,要么在人群中以夸大的表演性來防御內(nèi)在的自卑;一旦被識破,就再次印證了自己不行,這個過程非常內(nèi)耗痛苦。 有位男性來訪者,從小家境富裕,記憶中,父母很少對他說重話,打罵更是沒有。但是,有種深深的自卑感始終伴隨他的整個少年到成年。 小時候,有一次因為某個方面表現(xiàn)優(yōu)異,被選拔到省里參加比賽。 他很興奮,其中有一項要求是參賽者必須穿黑褲子,雖然提前跟父母說了幫他準備,但并沒有人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。 出發(fā)前一天,家里找出媽媽的一條女士黑褲讓他穿。他沒有選擇,只有憤恨和絕望。 第二天穿著這條褲子到達比賽現(xiàn)場時,一股巨大的羞恥感席卷著他,仿佛所有人都在向他指指點點和嘲笑。 那一刻,靈魂已經(jīng)不在他身體里了,只是四處尋求躲藏。 如今人到中年,時常還會產(chǎn)生被人看不起的體驗;生活中,很難拒商家的推銷,也是因為擔心對方以為他買不起而嘲笑他。 在養(yǎng)育關系中,父母對孩子的忽視比指責打壓更糟糕,這會讓孩子的心理一直處在干癟無法充盈的狀態(tài),空虛、缺乏動力會成為人生的主要基調(diào)。 說好聽點叫共情的缺乏,難聽點叫做精神虐待。這樣的養(yǎng)育者,完全無法從人的內(nèi)在基本狀態(tài)出發(fā),去看見和滿足一個孩子的合理需求。 當然從現(xiàn)下來說,更多父母糾結(jié)的是,一味滿足物質(zhì)要求會不會把孩子慣壞了?比如一雙運動鞋動輒千八百塊甚至更貴,買還是不買? 其實滿足孩子并不會使其變壞,關鍵在于,父母滿足孩子的同時,不要把自己奉獻進去。 不然可能出現(xiàn)兩種情況:一種是制造內(nèi)疚,另一種是助長孩子的自大。 “節(jié)衣縮食都是為了你”或“你就是公主、王子殿下”,都很難讓孩子把父母當作獨立的個體看待;而成長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走向你是你、我是我的分化狀態(tài)。 如果現(xiàn)實條件允許,就沒必要人為地增加困難。 被“看見”越多,自卑感越少 自卑,就是一個人的精神內(nèi)部總是對獲得父母的關注和愛感到困難。 換句話說,當我們總是不被“看見”,自卑感就油然而生。 不少人在有了獨立的經(jīng)濟能力之后,開始進行所謂的“報復性補償”。 比如買很多衣服不穿,最后帶著標簽送人;連續(xù)一個月買自己小時候渴望但吃不到的食物,直到吃吐為止;買各種玩具補償童年遺憾等等。 這些行為都是在為早年的心理匱乏買單,但往往短暫的滿足過后,內(nèi)心依舊空空如也。物質(zhì)的滿足,解不了精神的饑渴。 每個人都曾經(jīng)生活在母親的子宮里,那里是一個黑洞,但卻能夠提供全然的滿足。出生之后,需要一個功能完好的養(yǎng)育者繼續(xù)滿足我們原始自戀的需要,這就是嬰兒被“看見”了。 足夠敏感的母親,直接在身體上就會識別和感知到嬰兒的需求并立即滿足。這對孩子早期與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,都至關重要。 溫尼科特在治療一個早期創(chuàng)傷的女病人時,使用過這樣的方式:他會在窗簾后面守候這位年輕的女病人。當她來到門前,舉起手準備敲門時,溫尼科特就打開門,仿佛她希望他出現(xiàn)的愿望,真的把他創(chuàng)造了出來。 溫尼科特對病人的理解程度極其深刻。他“看見”并滿足了她想要創(chuàng)造出一個可供自己使用的媽媽的全能幻想,這成為他們治療的起點。 從大師的治療思路我們可以得知:在生命的早期,看見孩子,提供自己被孩子使用,才能跨越原始自戀的需求,幫助孩子邁入下一階段的成長。 同時,看見、滿足和回應孩子,能夠增強他們的現(xiàn)實感以及人際交往中的能力,而不是繼續(xù)待在幻想世界中。 這正是很多自卑者的癥結(jié)所在,因為現(xiàn)實的殘酷,總是會挫敗幻想中的美好。他們總是以幻想為標桿,去衡量和看低現(xiàn)實里的自己。 對孩子感興趣 而不是對外在的成就感興趣 父母也可能是曾經(jīng)自戀受傷而自卑的孩子,不可避免的會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犯錯。很多時候,越是想培養(yǎng)出更自信的孩子,卻在做法上適得其反。 比如,當眾贊美別人家孩子的長處,奚落自家孩子的短處,美其名曰想讓你更上進;逼迫孩子表演才藝,敦促孩子成為在別人面前的“展覽品”,目的是掩飾自身的自卑,卻不管孩子是否愿意。 這些做法都會帶給孩子一種感覺:父母對我這個人和我的感受沒興趣,只關心我能不能為他們帶來價值。 當一個人的自尊自信只能與外在的價值做捆綁,即使TA取得再大的成就,還是自卑和不快樂的。 原因在于,成就對應的不是原始的客體。原始客體是什么?——孩子你什么都不用做,你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。 這會為孩子的身心注入能量,真正形成自我的動力,對自己自信,也積極創(chuàng)造外在價值。 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一書中提到: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,而是來自與“理想中的自己”比較。 孩子要發(fā)展“健全的自卑感”和“理想中的自己”,前提是被父母真正關注、尊重過;否則,就不得不活成“別人理想中的自己”了。 可以說,幾乎每個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自卑的。 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說:“一切人類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發(fā)展起來的?!?/p> 正常來講,自卑不需要被我們完全驅(qū)除,養(yǎng)育關系也不可能盡善盡美;只是在影響個體發(fā)展的時候,嘗試以愛將其轉(zhuǎn)化。